一战中的英、德战列巡洋舰实战表现和综合对比
是最令人着迷的海军作战舰艇种类之一。它们那雄伟的身姿、出众的航速和强大的武备所传达给观者的力量感、现代感、快速反应力和战斗力,铸就了其在人类海战史上的迷人风采。无论是安静地停泊在锚地,还是以满旗的盛装姿态出现在阅舰式上,或笼罩在浓郁的硝烟中,在巨炮的炮口焰下时隐时现,抑或冲破惊涛骇浪全速冲向敌舰,都体现着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自1905 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发展与辉煌期内在海军军事技术上取得的最高水平与创新成果。
(上图)“德弗林格尔”号是第一艘装备305 毫米口径主炮的德国战列巡洋舰,主炮全部沿甲板中线布置。
对英德两国的战列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实战表现上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战争中双方几次规模较大的海战中。尽管英国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很幸运地在整个一战期间仅与德国海军的现代化主力舰对战过一次,但该级在战争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在福克兰群岛海战之后,其作战效能与威力却被严重高估了,即便是到了多格尔沙洲之战后,这种误判仍在继续。作为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中的“前辈”,“无敌”级在实战中暴露出了许多弱点,特别是其对德舰装备的12 英寸乃至更大口径的主炮以及水雷的防御力方面。
而德国海军的“冯· 德· 坦恩”号战列巡洋舰由于在日德兰海战中取得了打爆“不倦”号的重大战果,被认为要比同时期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戈本”号在战争中几乎没有获得与同级别的敌方主力舰交战的机会,但却证明了该舰对水雷的强大防御力。“毛奇”号在多格尔沙洲海战和日德兰海战中曾与英国海军的“狮”号和“ 虎”号数度交手,表现出色,该舰也是日德兰海战结束时唯一一艘尚能继续作战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英国海军的“ 狮”号战列巡洋舰在多格尔沙洲之战中受到重创,又在日德兰海战中险些沉没,说明该舰的装甲防护顶不住德舰12 英寸主炮的打击。虽然时常被打上“表现令人失望”的标签,但“虎”号在多格尔沙洲之战和日德兰海战中发挥良好,只有舯部的“Q”主炮塔严重受创。
在多格尔沙洲之战中,德国海军的“塞德利茨”号与数艘英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交锋,被英舰的13.5 英寸和15 英寸主炮总共命中了22 次之多,最终该舰带着5300 吨进水,舰艏46英尺、舰艉24 英尺深的吃水,以及舰体8°的右倾,成功地回到了德国港口。“德弗林格尔”号在多格尔沙洲之战中以一敌三,与英国海军的“狮”号、“虎”号和“皇家公主”号战列巡洋舰都曾进行过交战;尽管该舰被英舰13.5 英寸主炮多次命中,但损伤极轻微。“德弗林格尔”号作为日德兰海战中击沉“玛丽女王”号的罪魁之一,在战斗中被击中了21 枚12 英寸和15 英寸的炮弹,较之“塞德利茨”号受伤稍轻。
(上图)干船坞中的“塞德利茨”号。照片中显示的是日德兰海战中该舰舰体上被鱼雷炸出的破洞。在抗打击能力方面,德国战列巡洋舰的表现要优于英舰。
在日德兰海战中,“吕佐夫”号的射击准确度和效果可能是所有德国主力舰中最好的:该舰的主炮总共命中对手19 次,大部分打在了英国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狮”号身上,并与友舰一起合力击沉了“无敌”号。然而“吕佐夫”号自己也被英国人的13.5 英寸和15 英寸主炮命中了24 弹,被打得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最终不得不由德国的G-38 号驱逐舰用2 枚鱼雷结束了痛苦的挣扎。
除上述几艘外,其他较新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在整个战争中都没有什么机会来展现它们的威力与不足。
总体上说,德国战列巡洋舰表现出了比它们的英国同类更好的作战能力。这种优势主要来自以下5 个原因:1. 舰体和主机的轻量化可以节省一定的吨位,以用于提升装甲防护水平;2. 全舰的装甲分布更为合理;3. 舰体内部的水密隔舱设计更优(特别是水线. 德舰火炮的发射药质量更好(炮塔或弹药库起火时不易被引燃);5. 弹药储存、搬运和使用的相关条令规程与设备更为安全。
不过,德国战列巡洋舰也并非完美无瑕,其在实战中的主要缺陷是舰体受创后进水容易集中于舰艏,这是德国战列巡洋舰较低的舰艏干舷,以及排水泵和排水设备不足所导致的,是难以克服的顽疾。
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相比,德国战列巡洋舰上述的种种优势也可以被看作是英舰相应的劣势。另外,英舰主炮所使用的穿甲弹也很不给力,它们在撞击到德舰的装甲时常常碎裂,而不是击穿德舰装甲后在其舰体内部的要害处爆炸。
从绝对意义上讲,德国战列巡洋舰很可能会在与英国战列巡洋舰一对一的对决中表现得更为出色,不过相对而言,英国皇家海军在两个方面的“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其所拥有的优势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两方面因素之一是英国海军从1908 年(“无敌”号入役的年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期间内完成了多达14 艘战列巡洋舰的设计规划、拨款建造、服役部署和实战运用等重要工作的能力。与之相反,德意志帝国海军在同样的时间内“仅”有7 艘战列巡洋舰入役。
其二是英国皇家海军拥有从惨烈的战斗中迅速恢复元气的能力。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海军3 艘战列巡洋舰战沉,德国只损失了1艘,但仅仅两个月后,损失惨重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部队就已恢复了战斗力,有7艘舰重新做好了战斗准备,而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中此时却只有1 艘还能作战。
(上图)德国战列巡洋舰上的主炮正在射击,图中可能是“塞德利茨”号。英德两国的战列巡洋舰在发展的历程中,其舷侧齐射时的弹丸投射重量一直在稳步增加,只有英国海军的“勇敢”级是一个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还有为数不多的几艘战列巡洋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事实上战列巡洋舰的时代在恢宏惨烈的日德兰海战落幕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1918 年之后,除了英国的“海军上将”级之外,只有美国、日本等国还保留了为数不多的战列巡洋舰建造计划。但是,日德兰海战中3 艘英国战列巡洋舰转瞬之间的灰飞烟灭,对于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海军界,乃至公众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海军和海战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则清晰地表明,潜艇和海军航空兵必将成为未来海战中的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