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法国艺术学院联盟|艺术导师——尼克·凡·德·斯蒂
尼克凡德斯蒂(Niek Van de Steeg),1961年出生于荷兰,90年代关系美学代表性艺术家,现任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教授,E-Art法国艺术学院联盟艺术在地实验工作室负责人。
自1990年以来,尼克凡德斯蒂一直关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通过对建筑和城市化的讨论来探索乌托邦的概念。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对近代艺术史上各种对另一个可能的世界“的思考和表现。艺术家借用了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材料和方法来塑造那些源于虚构的艺术项目。乌托邦与社会的关系是他艺术研究及创作的核心。
▲《栅栏》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里昂,2013 木栅栏,2.5x60m,给养处庭院
《栅栏》的设想由尼克凡德斯蒂、达芙妮蕾斯特和让巴博迪斯提出,由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研究所的艺术家完成:艾瓦巴尔多,海伦海尔莫茨,托马斯特瑞尔,宝琳托业,安娜瓦兹。该作品受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委托,获得文化交流部的支持,是当代艺术从业者联盟举办的“艺术的重要性”第六届行业大会的作品之一。
栅栏是一个开放性的有机结构,设置了诸多出口,给参观者创造了新走向,制造了空间的新概念。雕塑作品本身也是展览和挂画的装置,一些艺术家受尼克凡德斯蒂邀请参与进来,在两个场所做了一些特别的作品,而其他艺术家将海报或出版物张贴悬挂在墙面上进行展出。
“(……)此次展出的是《PMMP,原始的小屋》。展厅布置得像一个建筑艺术陈列馆,其物件有:模型、信息板、图表、文章、各项数据。此空间中还有一些原材料商品的商标,比如咖啡、可可粉、胆矾、水、煤……其中还加入了一些解释性的图表。作品的主题实则是乌托邦相关。艺术家将我们带到了一个介于现实和幻想之间的世界,包括艺术家前两个项目——《飘扬的旗》、《伟大的民主政府》,和《原始的小屋》、《原材料》——都依靠建筑艺术表现自己的幻想色彩。(……)”
▲《旋转的栅栏》,2015年木板,推车轮,海报,140x140x300cm第25届阿尔克工作室驻地项目,阿尔克,2015年卡罗琳比斯埃尔与让保罗布兰切特(两位均为梅马克当代艺术中心圣安德烈修道院的负责人)发起的驻地与展览
《原料屋》2007年-2015年《原料屋》是表述危机的作品,通过创作灾难来临前那和平宁静的画面,表达了关于社会缺陷的构想。
“尼克凡德斯蒂痴迷于’社会雕塑’,如采石场、铀矿、煤矿或石棉矿。他认为这是’工业化即集体化雕塑’,此外,他还热衷于在’人类已雕塑过的领地上添点东西’,即参与到人与事物不断的变化以及它们在相关背景里的融合中去……“
▲ 《伟大的民主政府第一阶段》,1994年展览于W139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荷兰
《伟大的民主政府》,1992年~1998年 (……)“观念学告终,乌托邦失败,《伟大的民主政府》是两者调和之下的产物,它是一立运作的神秘机器,是“政府的政府,给人以‘结构空洞’的印象。从这个乌托邦批判思想出发,尼克凡德斯蒂提出了一种社会性的比喻——幻想审视现实,荒谬伴随真理。”
该装置艺术项目在美第奇城堡完成,成为《伟大的民主政府》会议室里的第三个范例。21个塑料筐组堆成了20根圆柱,中间摆着一张圆桌。在一年的时间里,芳香的藤蔓爬满了所有的柱子。受美第奇邀请的艺术家们、罗马的游客们,经常围桌而坐,组织讨论或是访谈。
在驻地期间,艺术家们每个人都有一张黑板供他们使用。一年驻地结束之后,黑板上的绘画将被用于一个名叫《伟大的画作》的回收项目。
▲ 《美第奇城堡驻地,7次拓展》,1996年驻地结束后的展览,美第奇城堡,罗马,1996
▲ 《领土,蓝色栅栏,三个方块》,2013年瓷,珐琅,69x50x7cm
《风中阁楼:12人竞技场》探讨的主要是,在1993年之后,如何在展览中重新审视、重新创造艺术和政治的关系。(节选自纳塔莉帕特尔)
90年代初,《风中阁楼》作为一件雕塑作品,形成了关于展览的全新的理解与实践。这次展览是以一段幻想的故事为基础,在时间的数轴上铺陈开来。这段故事需要被历史验证,才能有政治意义,才能富有诗意和乌托邦的意境,才能在一个投影的空间里,甚至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鲜活地存在着。
《风中阁楼》在1992年“日常集会”中,发挥其想象力,举办了《12人竞技场》的展览。该展览给《风中阁楼》整个作品增添了开放性与灵巧性,使之以一个独行者的姿态,在有关艺术展览的问题探讨中,表达自己鲜明的态度。
“可拆卸、可移动的《风中阁楼》,因其造型上的灵活性,是一件昙花一现的作品。它的形状呈多边形,为方便运输,其尺寸从不会超过卡车的规定大小。它顶端是一块帆布将整个结构组合在一起,把旋转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公立内,和人们徒步爬上阁楼的速度一致。作品的自发电设计,为“阁楼”提供了独立的动力来源。人们可以顺着台阶,拾级而上,到达顶端。《风中的阁楼》留给了观众充足的想象空间。作品可根据展览时间、地点、主题而因地制宜,进行重组或修改,每一次都会为观众提供新的观看视角。 (……)观众、阁楼、物体、和他们所在的环境,构成了一种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即是因展览而发生,也反过来组成了展览本身。”
“(……)在圣丰,所有的展览,都最先展出于装置艺术中心一座充满建筑艺术和城市气息的大楼里,如一块‘静止的屏幕’。‘静止的屏幕’有什么用处呢?里昂的这片郊区,置身于城市和工业园区之间,因其‘化学走廊’而闻名遐迩。生产香兰素的Rhodia工厂就坐落在艺术中心的对面,散发着香草的芬芳。(……)”
▲ 《咖啡机美学》展览“黄蛋糕&黑咖啡”,牛奶艺术中心,阿尔比,2012
“尼克凡德斯蒂设计此项目的灵感之一,是一杯咖啡充满殖民印象且异域风情的包装——一个袒胸露乳的女人手上展示着一颗咖啡豆,充斥着消费的欲望、愉悦。这位来自荷兰的艺术家,致力于推翻已有的社会体系,因此,他经常参考90年代艺术家们常用的‘借鉴改造’的方法。在美术馆展馆中间的架子上,他摆了一个装着大量Massa咖啡豆的咖啡机。在整个展览期间,咖啡机又成为了一个画画的工具,正方形的白板一块接一块地被放到咖啡机下,咖啡机打出来的咖啡液,就像瀑布一样落在白板上。等咖啡液干透后,白板就变成了褐色,被悬挂到墙上(……) ”
抛开艺术家身份,尼克凡德斯蒂也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导师。E-Art 2022届毕业生陈同学在拿到四所院校的录取后直言尼克是她最喜欢的老师:“我很喜欢尼克……他规划了一整年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邀请了很多特别的教授来带工作坊,以及在申请学校期间模拟面试的安排也是由他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