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他在安多公路养护段默默奉献29年,每天工作12至13个小时,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受到过往司机赞扬,2014年该工区受到过往司机感谢信650多封,锦旗2面,被誉为“青藏线上一枝花,第一道班人人夸”。2014年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
每年4月到10月,是青藏高原上公路养护的黄金时间,而对巴布来说,也是最为辛苦忙碌的季节。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祖国西南边境上,在高海拔的公路上工作十二三个小时。
养护任务重,但养护设备有限,巴布所在的道班,大部分养护工作都得靠人力。为了节约单位资源,更好地养好道路,巴布带领着工友们自带干粮,全天在路上。高海拔上的养护,艰难辛苦。每天的劳动强度,一次次挑战着人的极限。饿了吃些干粮,渴了喝点酥油茶,累了靠在车上眯会,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巴布的人生,就在路上,一晃已过29年。
工作艰辛,平淡,没有轰轰烈烈。但作为青藏公路分局安多公路养护段段长,巴布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见解。他说:这条路是维护祖国西南边境的安定和谐之路,是联系祖国内地与西藏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之路,因此维护好这条生命线,是道班工人的伟大职责和光荣使命。这是他29年,奉献全部青春的意义。
“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是巴布的一句口头禅。因为工区的养护资金、资源有限,公路养护的黄金季节一过,养护工作就没那么忙了。位了发展道班的副业生产,补贴道班工人微薄的工资收入,除了每天巡路外,他都组织共有们到草原上捡牛粪,这样工区的购买燃料费用就可以节约下来,有时候多余的还可以出售,为工区职工谋取点福利。
道班的每一个员工,他都记在心上。每逢发福利时,他都不会忘记工区的退休职工。为此,有些年轻职工有疑问,甚至不满。“这些都是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他们不是都退休了吗?”巴布每次都是微笑,轻声地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在青藏线上,经常会发生车子抛锚、旅客受阻的情况。有些旅客还会出现缺氧、休克等状况。特别是在唐古拉山一带,海拔高、气温低,事故状况尤其严重。遇上这种事,巴布和工友们总是用热情和爱心给手足的同胞们送去温暖,为病人送水送药送吃的,帮助受阻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远方的朋友感受到世界海拔最高的养路工人给他们带来的一丝温暖。
在路上用心守护着路的巴布和工友们,在路上救助游客不计其数。有些过往的司机拿出钱来感谢他们,可他们从来没有接受一次。他总是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据统计,仅2014年,十四工区就收到过往司乘人员写得感谢信650多封。其中一封感谢信写道:“青藏线上一枝花,第一道班人人夸。救助站里见真情,臧汉同胞是一家。”是啊,藏汉同胞是一家,青藏线上,巴布和工友们,用真心,用青春,用他们的汗水,默默守护着祖国边疆上的路,用热情,用真诚,传递着最有温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