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5月23日的“江山清漾毛氏文化研究座谈会”上,毛主席嫡孙毛新宇这样对记者说道。
再说起毛新宇其人,许多人的印象仍停留在毛主席最喜欢的嫡孙这一层身份上。毛新宇本人也曾感叹过,毛主席的后代可不好当。
毛新宇是毛岸青唯一的儿子,也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在他还在母亲怀抱中的时候大家就都在期待着他的诞生。
毛新宇出生后,毛主席看着这个哇哇大哭的新生命,万般欣喜。毛主席给他起名新宇,寓意着一番新天地,希望他以后能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开辟出新的天地。
在众多人的期待和喜爱包围下,毛新宇渐渐地长大了。毛主席十分喜欢毛新宇,把他带在身边时刻教导。
毛主席向来习惯一切从简,会在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小小的毛新宇就依偎在祖父身边,跟着毛主席摇头晃脑地看书,毛主席也总是笑呵呵地给他解释看不懂的词汇。
这样的时光匆匆而逝,那一天并没有什么征兆,毛新宇回到家中,就看见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在掩面哭泣,一问才知道,自己的祖父去世了。
当时的毛新宇对生与死的概念并不深刻,只是愣愣地呆在原地,看着自己往日身影显得无比高大的父亲把头深深地埋起,而美丽温婉的母亲哭得不能自已。
隔了很多年,毛新宇才慢慢地感受到了心中细细麻麻的疼痛,才明白什么是天人永隔,什么是永不相见。
虽然毛新宇当年并没有能够和毛主席相处更多的时间,但他明白自己的爷爷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为之骄傲,为之敬佩。
毛新宇从不会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孙子就骄傲自满,而是会在各个方面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尤其在学业上,完成各项任务从不偷懒,并且也经常会借着各种课余时间充实自己。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毛新宇凭借自己的认真努力保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而他所选择的专业,就是以毛主席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得益于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毛新宇在专业的研读上也十分深刻。平日里一有空闲,他的父亲和母亲便会带着毛新宇重走各种革命老区。
他们一边走,一边向毛新宇讲述当年在这些地方都发生过什么,向他讲述毛主席早年间的伟大事迹。
毛新宇听得十分动容,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他在学校中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汲取着。
毕业后,毛新宇毅然加入到军人的行列中,希望能够在军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像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那样,成为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新宇于2010年晋升为中国人民少将,是目前中最年轻的少将,也是第一位1970年代出生的少将。 人民网报道这样评价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又成绩突出,这才是毛新宇晋升为少将的最根本因素。因此,毛新宇的晋升完全依靠的是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党性修养与锻炼,以及意志磨炼,努力工作努力奋斗的结果。”
2009年的一天。衢州清漾村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衢州清漾村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共出过6名尚书,80名进士,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衢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古城。而清漾村村落周围被农田和低丘包围,三面环山,环境清幽恬静。
毛新宇和家人坐在车里,看着这宛如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心中难免升起些激动之情,他此行便是专程来探究自己的爷爷——毛主席的祖籍地。
毛新宇的探究并不是空穴来风。1999年,清漾村的一个毛氏后裔对外出售《清漾毛氏族谱》。
当时的一位离休人员在得知此事后连忙劝说当时的江山市档案馆馆长让他把这一份族谱留下。这毕竟是一份继承了多年的族谱,和当地的人文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不忍这样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瑰宝就此流失在外,本想试着自己将其买下,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好来劝说馆长将其留下。
馆长在听说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也大为动容,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江山市的领导。领导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市里领导的帮助下,《清漾毛氏族谱》最终得以保存在江山市档案馆。
这份族谱重回江山市档案馆后,就有工作人员对其展开了调查和维护。而正是因为这份族谱的保存,才让人们发现,原来毛主席竟然是毛太华的第二十代子孙。
而毛太华是澜沧卫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共同始祖,丽江是韶山毛氏与吉水毛氏的中转站。衢州清漾村是江山毛氏的发祥地,甚至还是整个江南的毛氏祖居地。
元朝末年,因朝廷不断过度剥削扰得各地民不聊生,叫苦连天。毛太华不堪忍受,便和他当时的友人一道背井离乡,寻求新的容身之处。
当时的时局动荡,许多地方都因过度剥削战火四起。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只好一路走一路看。
有的时候没有盘缠他们便在当时所在的地方干苦力,得到足够的盘缠后便继续上路。他们便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就这样生活了两三年后,他们来到了当时的北胜。
北胜海拔较高,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与故土龙城相差不大,当地所居住人大多为世代都居住于此的少数民族,民风淳朴,社会形态相比其他地区较为稳定。
两人都是正值青壮年的小伙子,吃得了苦,干得了活,还懂得许多农耕知识,深受当地居民欢迎,于是毛太华和同行者便定居了下来。
洪武十五年,明军平定云南,为确保一方安定,当地政府就地扩招了一批军士,毛太华入军,开始了农耕、练兵、作战的屯戍生涯。
而毛太华也在当地娶妻生子,彻底安居在此处。后在筑城工程中,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参与其中,立下不少功劳,被封为“武德将军”。
明朝初期,湖南湘潭的人口急剧减少,明政府为了平衡各地的人口,确保一方稳定,便选择从其他地区选人填充到军中。
湖南离江西很近,所以大部分去的都是江西人。毛太华的原籍是江西,也在征军之列,即以军功拨入楚省
而当时毛太华所在军内将士中以湖南长沙府人口居多。许多人知道了之后都热情地招呼他,鼓动他一同前往,也方便大家互相能够有个照应。
毛太华年少便离家,过了多年居无定所的生活,对故土的执念早就在多年的四处走动中渐渐模糊。
平日里毛太华在军中便是和这些军中的兄弟、朋友最为相熟,眼下这些熟悉的朋友都鼓动他前往湖南湘潭,而毛太华原籍所致其也在征军之列。
这样双重地影响下来,最终毛太华便决定搬家。随后就带着长子和四子前往湖南湘乡县北门外安家,二子和三子则留在当地继承军户、延绵嗣续。
时光就这样慢慢往前。在毛太华去世后,长子和四子便迁到湘潭的七都七甲定居,这便是后来扬名天下的韶山冲了。
毛主席便是在湖南湘潭成长,辉煌一生,做出无数贡献,立下巨大成就。而《清漾毛氏族谱》正是讲述了毛氏家族的渊源。从毛太华,一直到毛主席,从江西,一直到湖南。
也正是因为得知了这样一份族谱的存在,毛新宇才能够重新回到衢州清漾村,来寻根寻祖。
要不是当年将这一份族谱保留下来,想要能够追根溯源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路途才能够调查清楚。
毛氏家族从最初毛太华始起,便有着许多家规,纵使后世千年,也未曾断过。毛太华子子孙孙或是安居乐业,或是有所成就,皆规规矩矩,乐于助人。
更不用谈毛主席及毛主席之后,更是品德出众,为国为民,奉献诸多,令人夸赞崇敬。传承是需要继承的,不然有很大概率会被遗忘,被丢失。
倘若当年那一位离休人员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份族谱,那么我们会清楚地得知毛氏家族的传承历史吗?
就算能够查明,又要比之前多花上多久的时间和精力呢?而一旦这份族谱在售卖过程中遗失或者损毁,今天的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些沉淀的历史吗?
这样的家族传承我们应该去保护它。现在还有许多文化和技术的传承,无人问津,无人理会。但和以往相比,现在对非遗文化和家谱这种传统传承的保护已经好了很多。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大力度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作为泱泱文化大国,曾经在初始和其他三个古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而现在,四大古国文化传承最全面的国家已经只剩我们国家了。我国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历史传承最古老,文化瑰宝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而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传统文化、技术、精神等无人发掘,无人继承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随着其他国家的文化进入到我国,一些年轻人对于新的文化很感兴趣,将我国传统文化冷落到一边。
而另一方面,在全球时尚潮流引领的情况下,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部分传统文化不够新潮,从而更偏好新潮的领域。
但这样的情况随着国家不断地宣传,人才不断地加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去而打破。
现在说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已经不再是“土”的代表,越来越多地是代表着拥有中国元素的“潮流宠儿”。
不断地有服装品牌将中国传统的服饰图案、版型等和现下年轻人审美相融合,制作出国潮时尚单品,被不少年轻人认可。
不光是在时装界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教育、歌曲、舞蹈、文化、美食、精神等等各个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新的时代相融合。
这种创新从来都不是将文化传承全盘推翻,也不是全部用新鲜事物填充,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优秀的内容呈现出来。
也正是这样的一路向好,给更多的人传播了正能量,让更多人看到了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之深,也因此引导更多人去了解中国传统传承。
而像毛氏族谱这样的传承更是难得可贵的文化瑰宝,从精神层面或是从历史客观层面来看都值得我们将它好好保护,细细研究。
中华传承难得可贵,毛氏族谱记录了家族的兴衰胜败,也传承了家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
毛主席的精神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也影响着世间众人。而之所以毛主席的观念能如此令人钦佩,也少不了长辈们的谆谆教诲。
而这般种种也会往上追溯,中华民族正是因为这样历代相传的习俗和观念,才能将优良品德传承至今。
毛新宇回到清漾村追根溯源的行为正是对家族记忆,对文化传承的追寻与探究。他对于传统传承的守候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时光飞逝的数据时代,不要一味地被数据洪流裹挟前进,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多一些内在的修炼,沉淀下来,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