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品牌酒店进入了西藏,在受到市场欢迎的同时,他们的设计方案,如果完全按照内地城市的标准来落地,会给加盟商造成非常大的负担。如果在做标准化产品时,能够根据西藏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让加盟商减少压力,更快地获得投资回报,这是一个思考的方向。
“珠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318国道和新219国道交汇的地方,可以说,它在地理位置上极其重要。珠峰,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一个超级IP,但整个珠峰旅游的体验感却一直不太好,原因在于它的配套服务,相对于内地来说比较差。”
“原来,珠峰能够提供的服务,大部分都是帐篷,帐篷里是大通铺的藏式床,一个帐篷可以睡十几个人,中间儿有个大火炉,但卫生条件却并不理想,加上高海拔等客观条件,导致很多热爱极限运动的人不敢来挑战,所以早几年来到珠峰脚下的客人并不多,他们也可以说是西藏的‘极品’。”
“美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但现在要做一个可复制性强,同时也能让老百姓有借鉴意义的店,打个比方,建店花了一个亿,各方面都非常好,但是当地老百姓觉得你再好,跟我没关系。如果一个店做出来之后,让他们觉得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稍微垫垫脚也能够得着,那示范性作用反而会更大。”
此次采访之后,刘东波想实实在在地为西藏当地百姓做些实事,想实实在在地把西藏的美分享给更多的国人,乃至让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感受到西藏旅游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小次看到了作为一名酒店人的担当和责任,还有一份酒旅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平措康桑酒店,目前在西藏有11家门店,分布在、林芝、波密、然乌、日喀则、珠峰、唐古乡这几个区域。
选择在珠峰开店,是平措康桑的战略部署:为了方便更多人来到西藏旅游及探秘,平措康桑预备在新219国道沿线开设多家门店。
平措康桑珠峰大本营富氧酒店(以下简称珠峰店)想打造的氛围是,客人能在珠峰住两三个晚上,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感受和体验珠峰小镇的特色与魅力。就像刘东波所说:“并不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来睡了一觉,早上看了个珠峰日出,晚上看个日落,我们希望客人能在珠峰小镇吃好、睡好、玩好。”
当时选址时,刘东波巧合地听到在珠峰保护区里有一批空置的上海组建造的物业,他们很感兴趣,就马上过去看了。当看到这批物业时,从视觉效果上看,他们感觉不是很理想:呈院落式的八个院子,共有十栋单体建筑,物业面积非常大,用刘东波的话来形容:“像摊大饼一样,可以说是一片狼藉!除了几个房子盖完之后荒在那儿,当时路也没有修,周边老百姓的房子也都没有修,全是空的,空荡荡的,只有那么一个建筑摆在那儿,说实话,视觉上有一种荒凉感。以当时的状态,任何从一个从内地来的酒店投资人,看了之后都不敢做。”
刘东波及团队当时认为面积这样大的物业,对于后期的人员配置和资源能耗,都会是一个相对的浪费,但在珠峰区域里又很难找到7000平米的物业。因为他们在西藏待得比较久,相对了解西藏的情况,内部达成共识后,很快就决定租下物业。
“现在所在的门店和周边都已经焕然一新了!路修通了,老百姓的房子也都修好了,周边渐渐繁华起来,这是我做了这么多家酒店以后,在珠峰店选址上,内心感觉最冲击的一次!但也是相对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因为它带动了周边的路况和环境,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福利。每次来珠峰店,内心仍会保留一丝触动。”刘东波如此分享道。
平措康桑珠峰大本营富氧酒店,位于“珠峰小镇”所在的扎西宗乡,距离珠峰大本营约49公里,是通往珠峰、洛子峰和“世界十大景观”之一的珠峰东坡-嘎玛沟等旅游景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珠峰的客人,维度跨越比较大,包容性强。因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珠峰,所以各个层次的客人都有,既有大佬、职场精英,也有年轻人,可能还有正在上学的学生。
珠峰店的客群,是想做相对偏高一些的人群,但并不是用职业和年龄来划分,而是与当地百姓的民宿店做区分,比如,珠峰店的价格是800、1000、1500元的档次,当地百姓的店是200、300元的档次,这样就可以不用去跟百姓争利,同时又能提升其他民宿的住宿标准和产品升级。
门店选址确定之后,刘东波和上海工作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大致了解了珠峰小镇的整体发展规划,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要把珠峰店做好”的信念。
平措康桑不想只是做一家酒店,而是围绕着珠峰小镇想打造成登山主题文化小镇的文化理念,就像欧洲的阿尔卑斯、法国的霞慕尼、尼泊尔的博卡拉、加拿大的班夫等这些登山小镇的概念,刘东波说,“我们是沿着登山主题去思考项目的定位的。”
珠峰店是平措康桑的5.0版本。酒店7000平米,100间客房。除此之外,酒店有面积约400平米的餐厅,内含五个包间;有上下两层的登山文化主题馆,约800平米。
珠峰店投资约2000万元(含房租)。因季节不同,冬季酒店的月运营成本也将随之提高,因为若算上冬季供暖费,月运营成本约40万。
建造珠峰店时,刘东波会更加比较关注功能性的产品,比如,地暖、全天候弥散式供氧设备、零压乳胶床垫、智能马桶、恒温花洒等,全部用五星级酒店配套设施,硬件条件比较高。
洗发水、沐浴露、护发素、润肤乳这类洗沐产品,选用多芬家用大瓶装,是出于环保的考虑。
一次性拖鞋,也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前期店里未提供,招来了一些客户的质疑。现在门店提供了选材厚实,有质量保障的拖鞋。刘东波分享说:“希望客人不要穿完就扔掉了,可以把它带在路上,遇到旅途车程长的时候,拿出来换上,也能减轻身体的疲惫感。”
同时,他表示,以前珠峰的住宿很多是蹲便式马桶,今年珠峰小镇出现了几家使用坐便式马桶产品的酒店,珠峰店算是其中一家,从产品迭代上讲,这与以往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除了产品上的配套升级,门店还提供现磨咖啡,这让开业不久的酒店在户外圈“驴友”中有了较强的影响力。
在前几日的珠峰小镇登山论坛上,1975年登顶过珠峰的罗则和桑珠两位老先生受组委会邀请也来到了现场。去年珠峰区域还需要住帐篷,可想而知在1975年会是怎样的艰苦条件?此次,已是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重返珠峰,与其他登山队员一起“体验”了珠峰店的基础配套设施。
谈到门店的其他客人,刘东波提到了因私人旅游来到珠峰的世界五百强的中国区副总裁,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让副总裁去住帐篷,他也会接受,但如果有相对更好的住宿服务,他会愿意选择珠峰店。”
珠峰店项目,获得了上海工作组和定日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刘东波说:“如果没有他们支持,珠峰店项目也落不了地。完工时间也是不可想象的。”
整个项目施工周期,装修团队从5月20号开始进场,到8月20号结束,大约在9月1号基本上具备了接待的条件。从效率上讲,90-100天开一家新店,即使在内地城市也算是高效的,更何况在偏远的边境地区。
珠峰店的所有的物料全部从内地订做,再由物流配送到门店,比如,墙板和家具大部分是从广州发货。项目期间也遇到过不顺,但整体来说,在可控范围之内。最终项目也在预计时间内完工了。
刘东波表示,这些年平措康桑在门店装修上走了一些弯路,也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投资成本,但是通过开店积累下来的筹建经验,一边开店,一边逐步思考,比如,如何通过供应链的迭代,既能保障产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如何通过设计方案去优化空间视觉效果。
昆明无白设计公司负责珠峰店的整体设计,也是平措康桑的紧密战略伙伴。“无白设计”主要与地产领域的企业合作,对于筹建成本、细节、工期、把控力以及其他要求都非常严苛,这也提升了平措康桑酒店的整体设计能力。
因为尽早地参与到了珠峰小镇的设计规划,所以项目在建造的过程中思考得比较充分,包括后期如何和企业联动,比如,和汽车行业的企业在珠峰联合举办新品发布会的形式;比如,提前设计比较大的广场、多媒体会议室。这些设想在后期都派上了用场,珠峰店在开业一个月后举办了两次高级论坛,这是珠峰区域在史上实现的一次冲破。
刘东波说,“现在打磨的珠峰店是平措康桑5.0版本,在设计方案和装修上,都会有比较高的竞争力,平措康桑也力求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特色:建店成本低,模块化集程度高,舒适度高,建店周期短,产品质量高,维保成本低。”
珠峰店兼顾了一定的美观性,也讲究酒店筹建效率和实用性,它影响了当地人对住宿标准的认知。很多人认为珠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制约了一些想来却不敢来的高端客人,但刘东波认为,这可能是本末倒置的,主要是因为以前珠峰地区的餐饮和住宿条件比较差,限制了一部分感兴趣的客人。
从国庆截至到10月11日 ,珠峰店房价卖到了1500-2000元,每天满房,这也改变了当地人的住宿思维:原来是有人愿意在珠峰花一千多块,甚至两千块,住一晚的。现在,当地百姓会认为如果在卫生条件、硬件条件上再多花一些成本去投入,会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刘东波表示,珠峰店是平措康桑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酒店在设计方案、装修、产品等方面在不断升级。据携程数据反馈,珠峰店的房间价格已与其他门店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他解释说:“打个比方,如果说以前珠峰的其他酒店是两钻的产品,那么珠峰店是一个四钻的产品。所以,从体量规模和装修硬件水平来说,我们自认为是珠峰区域的标杆店,甚至可以说在周边几个县,都算得上是标杆店。”
明年,“央媒”以及其他媒体将会与珠峰小镇继续合作,珠峰小镇也将会规划更多的主题文化活动、主题论坛,包括体育赛事、夜跑、音乐节、文化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目前,定日县正在做招商引资,以吸引更多的餐饮企业入驻珠峰小镇。珠峰小镇也将按照内地的商业区来打造配套的生活服务,比如,理发店、超市、酒吧、咖啡厅、书店等,继续提高珠峰小镇的人气,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探险,进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
因为平措康桑开到了珠峰脚下,藏族小伙子洛桑主动申请回到家乡,愿意为珠峰小镇出力。刘东波表示,今年新开业的平措康桑唐古店店长,也是一名藏族大学生。平措康桑能够为当地大学生解决就业,并且让一些年轻人愿意从内地回到家乡效力,令团队感到很欣慰。
项目在整个装修过程中遇到过问题,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比如,装修施工在执行过程中,会因长途物流,因天气变化而发生变数。
因为西藏偏远,所有物件都需要从广东地区、成都等城市发货,物流成本较大,且物流要与整个运输周期、施工周期紧密衔接,否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工。
藏区装修工人的施工水平相比沿海城市普遍技能低,需要通过装修选材和施工方法,再结合施工手艺,共同达到项目满意的呈现效果,刘东波说:“这也是珠峰店在设计中、在装修过程中,在整体项目协调中不断优化的过程。”
1、现在的内地品牌酒店都进入西藏了,但他们的设计方案,如果完全按照内地城市的标准来落地,会给加盟商造成非常大的负担。当然,标准化产品进藏之后,也会看到受市场欢迎的一面,但在做标准化产品的同时,又能根据西藏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让加盟商减少压力,更快地获得投资回报,这是一个思考的方向。
2、在西藏选择品牌加盟要慎重,要做好前期调研。现在的西藏,有点像内地十年前的状态,大家想做这个行业,但自己又不太懂,发现可能加盟是一个出路,所以加盟商进来之后,各种费用一交,反正品牌是不会赔钱的。
国内知名的大品牌,基本上不会落地到县一级,甚至乡里一级,也没有能力延伸到这么深入。
平措康桑是一家具有实力的单体酒店连锁品牌,想在西藏的各个县城开放加盟,运用在本地投资经营15年的“本土化”的理念去做适合西藏的酒店,并且在拓展平措康桑品牌时,能为本地市场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平措康桑在确定名字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文化基因,要在西藏长期、深入地发展下去。
3、来西藏投资酒店,要深入了解西藏才行。因为西藏旅游的短板不在城市里,比如,现在的就有太多的选择,各种档次的酒店都有,但是游客不可能只在玩,如果他们想到其他地级市去看一看,比如珠峰,它以前的住宿、餐饮体验都不是很理想,就会导致很多非常壮美的自然风光,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地方没人去,大家不敢去,这也是西藏旅游的短板所在。
尼泊尔的旅游,给人带来的最大感触是,哪怕去到非常小的一个偏僻的村子里都有标准化服务。这是几十年前法国人帮他们进行了一些阿尔卑斯式的服务梳理,但同时市场的培育也经过了几十年不断地演化,现在就非常标准了。不管经济条件或生活层次如何,到了那里都能接受,能够住得下去,也能吃得下去。如果西藏能达到这种标准,那么西藏旅游就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先到客人已经去过的景点,比如在萨普神山附近开家店,就能让客人来到这里之后,有一个舒适度比较高,同时性价比也比较高的酒店供大家选择,其实是不愁没有生意的。
4、西藏边境仍有投资空间,而且是具有意义的投资。在常规印象里大家会觉得西藏苦,西藏穷。其实西藏为整个内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它是个天然屏障,抵御了外敌的入侵;其次,西藏自己的战略储能非常充沛,这里有石油、天然气等宝藏资源。西藏生活条件不太差,这里也挺富有,所以要客观地去看待西藏的整体印象。
现在我们另外做的一件事儿是在边境线开酒店。在国家战略方面,可能也是想让更多的人到边境去生活,因为边境人口密度特别低,如果这里能慢慢发展得人口密度大了,这样对我们的整个边防,会是比较有效的一个防御。
那么在“边境线”这块能做的,是对于内地的游客,虽然没办法长时间在这里生活,但至少可以带客人去现场设身处地看一下边境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且边境都有很美的风景,比如,喜马拉雅的自然风光景色是世界级的,也会有很多景观,看了之后会非常震撼。
刘东波由衷地说:“希望更多人来边境看一看,能在边境消费,能让边民因为旅游有饭吃,能让他们长久、安稳地在这里生活,这也是大家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
最后,刘东波感慨地说:“西藏这么大,光是我们一家企业是做不完的,要靠每一家企业的一己之力,西藏的旅游才能达到质的提升,整个西藏旅游市场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希望通过次方点评,帮助呼吁一下,内地有一些做得非常成熟的酒店投资人,不管是供应链,还是装修设计方案,或者其他擅长的领域,希望大家能够无私地给予西藏提供帮助,奉献一份酒店人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