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贴身紧逼

人民网评:有感于习提出的“贴身紧逼”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习同志在谈到狠抓落实、督促检查要抓到位的问题时,强调要“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

“贴身紧逼”,一个经常出现在足球和篮球解说中的专业词,居然被引用到了习同志的讲话中。这有什么深意?又释放出何种信号?

应看到,改革行至今日,其难度、深度、广度,已远超以往。尤其是,在关键领域、关键部门、关键行业都或多或少“埋伏”着一批既得利益者,改革要触动他们的奶酪,难上加难。而且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广泛,能否真刀真枪地推进,取决于落实的质量。再英明的改革设计师,再细致的改革施工图,如果下级在执行上不配合,在落实中打折扣,改革成果也只是会南橘北枳,到头来事与愿违。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简政放权又有新动作,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加速统合,多个领域改革已经出台方案或者着手实施,而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像垄断行业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至今仍不见推开。固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渐进过程,但总雷声大雨点小,光听口号不见行动,就不是改革程序上出了故障,而是改革落实上有纰漏。

没有翻不过的大山,也没有闯不过的难关,决定因素就在于人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打破一些领域的改革僵局,将改革航船推入到广阔水域?如何兜紧改革底线,确保改革依靠人民展开而不是与民争利?改革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集中到一起就是推进改革的责任问题。理顺改革责任,就需要督促检查。有监督才有落实,有什么样的监督就有什么样的落实。“贴身紧逼”,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监督方式和落实方式。

和比赛中的贴身紧逼相比,督促检查中的贴身紧逼更需要主动引导、科学指导,以更好地向前推进改革。这意味着要善于专注成效而不是原地踏步,精于辨别真伪而不是误入歧途,敢于追究责任而不是掩盖瑕疵,勤于深入一线而不是坐等报告。只有贴身紧逼,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招数,那些捱过一日是一日的懒惰,才不会再有瞒天过海的机会,而那些因为误读误解、能力有限造成的改革停滞不前,也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纠正。

中央对贴身紧逼的特别强调,是为了确保改革方案、改革行动、改革成果都能得到严格把关,既显示出推进改革的决心,也显示出眼里不揉沙子的狠心,更显示出科学部署改革方略的睿智。这种政策深意,一定能形成对不敢改革的怯懦者、不去改革的自私者、变相改革的违规者的有力震慑。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只有确保更多的改革项目圆满落地,改革才更可能接近成功。做好“贴身紧逼”,改革才能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辽宁舰战巡西太出云号贴身紧逼中日航母交锋实力对比太悬殊

在西太平洋进行战斗巡航半个月后,中国海军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由东向西穿越宫古海峡,返航回到了东海海域,结束了这次备受外界关注的2023年首次远洋训练。让最近对此次航母战巡保持着高度警戒的美日两国,暂时松了一口气。

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中国海军以航母辽宁舰为核心的战斗群通过宫古海峡、驶向西太平洋海域,辽宁舰的行动就一直备受周边国家的关注。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专门发表了一份《中国海军舰艇动向》报告,对辽宁舰航母战斗群的行踪进行了详细介绍。

由航母辽宁舰、2艘055型驱逐舰、1艘052D型驱逐舰、1艘054A型护卫舰以及1艘901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动时间超过了15天。辽宁舰编队主要在冲绳群岛与大东群岛周边海域进行演训,随后曾南下菲律宾海,并且首次抵达距离关岛约500公里处。

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在12月20~24日在西太平洋向南航行,25日到达关岛以西500公里的位置,这是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首次抵近关岛,并且将关岛收于舰载机打击范围内。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有了长足发展,当年将军曾制定的中国海军冲出第一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的宏伟目标实现了。

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演训,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进行了全程跟踪监视。去年辽宁舰出海,日本“出云”号也是贴身跟踪。

出云号一路尾随辽宁舰,跟狗皮膏药一样,每天详细记录歼-15、直-8舰载机起降次数,以及辽宁舰的动向。日本“出云”号跟踪辽宁舰航母编队,是在搜集情报,包括辽宁舰起降舰载机的能力,航母战斗群编队机动能力,以及作战阵型等等。

“出云号”在中国航母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时就开始贴身跟踪,一直跟踪进入西太平洋,然后跟踪辽宁舰返回东海。期间还贴近辽宁舰只有二三海里的地方观察辽宁舰的舰载机起降作业。

按理说,跟踪对方航母最好是派遣速度较快,比较灵活的导弹驱逐舰或导弹护卫舰,完全没必要派出一艘排水量近3万吨的航空母舰去跟踪。日本海上自卫队似乎是明确地(至少部分地)向中国海军发出信号,表明它们有能力并愿意在西太平洋进行这些“相对亲密”的竞争。

日本人这纯粹是幼儿园小孩比宝的心理,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失落感和沮丧心情导致的,它们在海上军事力量领域对中国的优越感已经沉入太平洋底了。

因此就有了派遣“出云”号航母贴身紧逼的跟踪监视赴西太平洋战巡的中国航母,这相当于中国和日本的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上的交锋。

“出云号”满载排水量达到27000吨,拥有一个248米长的全通式飞行甲板,拥有独立的大型机库,拥有中央载机升降平台,以及右舷舰岛等典型的航空母舰布局。

“出云”号在最初建造的时候,曾被称为“直升机护卫舰”(DDH),但是它经过改装以后就是一艘航空母舰。一般来说,搭载着舰载机的全直通甲板舰的名称,主要看具体用途,用于两栖作战的就叫两栖攻击舰,用于制海的就叫航空母舰。改装以后的“出云”号其实就是用于制海的航空母舰。

“出云”号已经接受了改装,能够搭载F-35B垂直起降舰载机。日本已经对“出云”号进行了航母化的改造,所以现在的“出云”号已经算是一艘标准的轻型航母。日本已经从美国采购了F-35B隐身舰载机机。“出云”号未来可以满载12架F-35B隐身战斗机,实话说,还是很有威胁的。

在去年7月,F-35B隐身战机在日本出云号航母上首次短距滑跑起飞,这是二战以后日本首次在航母上起飞固定翼舰载机。中国军迷:好开心,终于能有击沉日本航母的机会了。055大驱上装载的1000公里射程的鹰击-21导弹已经急不可耐了。

日本设想在未来针对中国实施的中高强度作战时,由出云号、两艘神盾防空驱逐舰、5艘多用途驱逐舰,搭载F-35B战斗机12架、预警直升机4架、反潜直升机12架,组成88舰护卫队群。能够形成半径400~600公里的制空制海区域。

不过,“出云”号的这个能力相对于中国海军辽宁舰远达1200公里的打击半径是不足道的。辽宁舰排水量高达6万吨,能够搭载24架歼15舰载机,4架预警直升机、8架反潜直升机和2架搜救直升机。在进行远程打击时,可以每波次出动8架歼15进行远程对海突击,每架挂载4枚鹰击83K空舰导弹和鹰击91K反辐射导弹,能够对1200公里远的敌舰齐射32枚鹰击83K反舰导弹,足以将敌人的航空母舰送入海底。

在150年来,绝大多数时间里,日本的海上力量都远远强于中国,尤其是日本的海上力量两次击败中国海军,并且依靠海上力量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一次是1894年甲午海战,一次是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即使是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不能拥有国家军队、受到美国管控的日本,其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力量也远远超过中国海军,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建设“八八舰队”并建造宙斯盾战舰的时候。

然而经过中国20多年的努力奋斗和高速增长,中国海军已经毫无争议的彻底的压倒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这个大逆转让鬼子很不适应,它们优越感尽失,危机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