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鲍利斯

搜狐体育

鲍里斯从青岛的海边再次回到了济南的现实之中。尽管经历了几天的散心,但俄罗斯老头的心事仍然写在了脸上。虽然获得了俱乐部最高层的“特赦令”,可是起草、勾划下一步打算的鲍里斯的脑海里难以抹去重庆“惊魂”的一幕,他的处境并没有脱离凶险。他也许暂时不会下课,但这不会阻碍鲁能寻找鲍里斯接替者的步伐。

虽然身为鲁能俱乐部董事长的曹培玺批评董罡使得“局面变得被动”,但他也只是认为董罡“办事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其实“鲍里斯下课”早就在出现在了俱乐部的日程表上。

鲁能泰山最早产生换帅的念头是在亚俱杯接连大比分失利之后,有了这种思想准备,鲁能方面一直在为此着手做着相关工作,俱乐部副总经理柳历生暗中四下接触进入视野的目标对象。可是最后目标一一落空,让他们意识到换帅决非意想中那般简单。假设现在炒了鲍里斯“鱿鱼”,谁上岗接替他的位置恐怕是个难题,鲁能为难的正是这一点,“现在各国都在打世界杯预选赛,好的大牌教练到哪儿找去呀?一些我们熟悉的外籍教练也都已经在自己的国内上课,好教练无处可寻。”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这样的“后顾之忧”,鲁能决定再给鲍里斯一次机会,让他在间歇期继续带领球队进行休整,能够“戴罪立功”。这显然是无奈之举,与此同时俱乐部的物色工作并未停止。

尽管目前俱乐部还是“保”鲍里斯,可鲍里斯引起的信任危机很难摆平。不少队员回首第一阶段说,“现在的泰山队凭什么说是强队?整体缺陷太大,防守也漏洞百出,遇到任何对手都不敢保证取胜。”他们认为泰山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而鲍里斯显然是落入了“双冠王”的误区。

看起来球员的态度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如果仍然是这样的精神状态,重新开战之后泰山队的前景恐怕依旧不容乐观;而如果不能率队扭转局面,鲍里斯下课厄运难逃,那样的话届时鲁能泰山只怕还要面临变故。

有人提议让助理教练徐永来接替鲍里斯“上课”,因为“他在海狮曾经担任过主教练‘救火’有这方面的经验,而对于球队目前的情况他应该比其他人更加了解”。输给重庆力帆从球场回来以后,董罡即把徐永来叫到房间曾经密谈了很久。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即便徐永来出山,他也只是像上赛季可可维奇那样作为过渡人物,因为鲁能董事会明确表示,鲍里斯下课也决不会改变他们请外教的打算。如果鲍利斯真的下课,他们仍然会继续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而不会聘用国产教练,因为他们认为国产教练不会给球队带来真正的、质的飞跃。(刘健羽中)

鲍利斯临别“掏心窝”:“我对中国足球太不了解”

昨晚,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领导以及俱乐部全体工作人员、球员欢聚在贵友大酒店的宴会厅里。到处都是鲜花,时时传来掌声,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尽情地享受着这分收获的快乐,只不过率领球队在联赛后半程取得优异成绩的鲍利斯以及兰普蒂等几名外援将从今天开始离去,让人感觉到几分离别时的惆怅。

鲍利斯的发言饱含深情:“2001赛季,是鲁能泰山队非常困难、非常复杂的一年,但从另一角度说也是朝着富有创造性的方向发展的一年。令我非常遗憾的是,在来队之初,我对中国了解甚少,只是通过媒体和书籍了解到一点皮毛。这一年在鲁能工作的过程,也是我逐步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对球员的心态了解的过程,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直到后来我才对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些什么有了把握,才知道该怎么使用球员,才知道该怎样安排球队的技战术打法。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出现一些碰撞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们联赛第一阶段成绩不理想一样,那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让我高兴的是,我们最终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我可以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到了收获的季节。”

鲍利斯还真诚地向他的助理教练、向他的球员表示了感谢。提到总经理董罡时,鲍利斯说:“一年来,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操心事都压在了他的肩上,我非常感谢他对我的全力支持。”说罢,鲍利斯深鞠一躬。“开诚布公地讲,在我所有执教经历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山东省体育局和山东电力集团这样的领导,他们无时不在地关心和支持着这支球队,没有他们,我们是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的。”鲍利斯再次对球迷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像济南这样如此关心球队的球迷,我还从来没见过。”

为了表示对鲍利斯一年辛勤工作的感谢,俱乐部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刻有鲍利斯画像的瓷盘,另外还给所有外教和外援每人一个雕有泰山风景的瓷球。

“今年大家是第一次相识,并共事在一起,但我想这肯定不会是我们最后一次会面。”鲍利斯最后意味深长地说。宋国庆 于欣

90年前波兰发生的针对苏联大使的刺杀与土耳其的如出一辙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洛夫遇刺身亡震惊了全世界。对于外交人员的袭击自古以来都是遭到各方谴责的行为,因为这样的举动带来的损害太大了,一直是国与国之间外交的绝对禁忌。因此,针对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谋杀越发的显得罕见,尤其是级别如此之高,在俄罗斯以及苏联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在1927年6月7日,针对苏联驻波兰大使的刺杀。

当时苏联驻波兰的全权大使名叫沃伊科夫出生于1888年,有着20多年的外交经验。他在俄国革命前并不是布尔什维克,但他加入了孟什维克,因为参加了针对沙俄政府的几次袭击而受到追捕,于是逃到了欧洲。在欧洲一呆就是10年,掌握了熟练的外语还娶了一位波兰富商的女儿。

二月革命时,他回到了俄罗斯,并参与了对沙皇一家的最后处理。他曾在针对沙皇最终解决方案的内部会议中投票支持处决,尽管他曾得意洋洋的表示:“全世界没有人知道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

苏俄内战期间,他曾被派往加拿大,作为当时苏俄的全权代表,但因为他参与了针对沙皇的谋杀,他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拒绝。1924年他又被安排为驻波兰全权大使。

这时候我们就要提到本案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鲍利斯.柯伟达。在十月革命的时候他仅有10岁,居住在维尔纳,但他亲眼目睹了内战的恐怖,并且布尔什维克还当着他的面杀死了他的表弟。因此他对于苏维埃政权是充满了仇恨。

严格意义上来说鲍利斯.柯伟达并不算是在波兰的俄罗斯移民,因为他所在的维尔纳在内战的时候成为了波兰的领土,他也就成为了在波兰的俄罗斯人。

在波兰鲍利斯.柯伟达从事着一个并不起眼的工作,为俄语报纸进行校对,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安静但容易受到影响的年轻小伙。

鲍利斯.柯伟达曾在考虑如何能够回到俄罗斯,并成为反布尔什维克阵营的一员,但他没能如愿。于是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展开报复,杀死苏联在波兰的大使。

鲍利斯.柯伟达开始不断找出印有沃伊科夫照片的报纸来对他的形象加以巩固,并通过报纸了解他的行程。当他在报纸上得知沃伊科夫即将从华沙启程前往莫斯科后,查询了火车时刻表,准备伺机动手。但事实上,沃伊科夫并不是是要离开华沙,沃伊科夫只是在车站迎接另一个苏联大使,他从伦敦前往莫斯科,在华沙稍作停留,沃伊科夫前往车站迎接而已。

1927年6月7日上午,年仅19岁的鲍利斯.柯伟达抵达了华沙车站,9点左右苏联驻波兰全权大使沃伊科夫在使馆工作人员格里戈罗维奇的陪同下也来到了车站。

沃伊科夫将格里戈罗维奇留在汽车内,他自己进入车站与路过的另一名大使进行交谈,两人在车站会客厅里聊了一会,在火车开车前几分钟一起走了出来。这时候鲍利斯.柯伟达在确认了沃伊科夫身份后,尾随着他的背后,近距离的掏出了手枪对着沃伊科夫开火了。

随后沃伊科夫身边的另一位大使立即掏出手枪进行还击,两方的枪战引起了站台上的恐慌,很快警察赶到,并将身负重伤的沃伊科夫送往了医院,尽管全力抢救,但还是在一小时后宣告不治。而凶手鲍利斯.柯伟达压根就没有想到要逃跑,在波兰警察赶到现场后,他立刻选择了投降。

针对鲍利斯.柯伟达的审判相当短暂,一是波兰担心与苏联的关系恶化,而苏联则担心的是历史重演。因为在此前也发生过白俄移民针对苏联驻瑞士大使的未遂刺杀,在法庭上凶手康拉迪表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报复布尔什维克对他家庭的谋杀和毁灭,同时辩护律师还找来了大批的白俄在法庭上讲述苏俄的“”。原本对康拉迪的审判却成为了对苏维埃的批判大会,而最终的结果这是康拉迪被判无罪释放。

因此针对鲍利斯.柯伟达采取的是简化的审判程序,鲍利斯.柯伟达并没有否认自己的刺杀罪行,并希望波兰方面能够原谅因为他的刺杀给波兰政府带来的外交麻烦。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自己不是保皇派,但他是一个民主派,他在法庭上还煽动针对苏维埃的杀戮展开破坏和报复。

最终鲍利斯.柯伟达被波兰法院判处了终身监禁,后来被减为了15年徒刑,在1937年的时候被赦免。随后他在二战期间前往了美国,并成为了美国白俄移民中颇受欢迎的人物。一直到1987年才去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俄罗斯钢琴大师鲍利斯-贝尔曼炫技音乐堂

中山公园音乐堂将举行“俄罗斯钢琴大师鲍利斯-贝尔曼独奏音乐会”。贝尔曼将以其质朴稳健、成熟精湛的技艺令古典音乐元素的魅力尽情绽放。

11月18日晚,鲍利斯-贝尔曼将演绎海顿、普罗科菲耶夫及德彪西的三种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海顿《C大调钢琴奏鸣曲》充满着其独有的睿智、幽默与平和的音乐风格,节奏轻快、格调淡雅。而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5号钢琴奏鸣曲》,体现了他在20世纪钢琴音乐中独树一帜、虎虎生风的新颖风格。音乐会下半场是德彪西的音乐世界。

此外,贝尔曼还将演奏德彪西《儿童园地》、《大象催眠曲》、《洋娃娃小夜曲》、《雪舞》、《小牧童》、《黑娃娃的步态舞》等。